马寅初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研究院院士,经济学家、银行家、教育家和人口学家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马寅初(1882年6月24日—1982年5月10日 [2],名元善,字寅初,出生于绍兴小皋埠,后随父迁居嵊县(今嵊州)浦口,祖籍在嵊县(今嵊州)谷来镇,浙江嵊县(今嵊州)人,无党派人士,经济学家、银行家、教育家和人口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研究院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原浙江大学校长。 [3] [5-6] [9-10] [20]
马寅初于1903年考入北洋大学冶矿专业;1907年获得官费留学资格进入耶鲁大学学习;1910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底,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1911年6月通过题为《中国的公共收入》的硕士论文,取得文学硕士学位;1914年通过答辩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6年回中国后担任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 [2];1919年担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教务长;1921年9月28日被聘为上海商科大学教务主任;1922年被中国银行聘为钞券主任 [4];1927年至1936年先后在南京大学、交通大学东吴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任教 [2];1938年初担任重庆大学商学院专任院长兼经济系教授;1940年12月6日因抨击国民党政府经济政策被蒋介石逮捕;1949年8月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并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4];1951年5月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2];1960年1月因发表《新人口论》被迫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 [4];1979年9月被平反,担任北京大学名誉校长,并重新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 [3];1982年5月10日因病逝世。 [4]
马寅初长期从事经济学教学研究和教育行政管理。 [4]
中文名
马寅初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绍兴小皋埠 [20]
出生日期
1882年6月24日
逝世日期
1982年5月10日
毕业院校
哥伦比亚大学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1882年6月24日,马寅初出生在绍兴小皋埠。 [20]
早年接受私塾教育,中学就读于上海“育英书馆”。
1903年,以优异成绩进入北洋大学,学习冶矿专业。
1907年,获得官费留学资格,进入耶鲁大学学习。
1910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底,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
1911年6月,通过题为《中国的公共收入》(Public Revenues in China)的硕士论文,取得文学硕士学位。
1913年,完成题为《纽约市的财政》(The Finances of the City of New York)的博士论文。
1914年,通过答辩,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这篇论文也被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院立即出版,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也被哥伦比亚大学列为一年级新生的教材。
1916年回中国后,任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后兼任经济系主任。 [2]
1919年,担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教务长。
1920年,赴上海考察工商业,帮助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创办东南大学。同年任浙江兴业银行顾问兼交易所所长。
1921年9月28日,上海商科大学成立,被聘为教务主任,并教授经济学。
1922年,被中国银行聘为钞券主任。 [4]
1923年,联合由清华留美归国的经济学者刘大钧陈长蘅陈达等人与燕京大学教授戴乐仁(J. B. Taylor)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经济学社”,并担任社长。
1927年至1936年,先后担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国民党经济委员会委员长、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等多项政府职务,并在南京大学、交通大学、东吴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任教。 [2]
1938年初,担任重庆大学商学院专任院长兼经济系教授。
1940年12月6日,因抨击国民党政府经济政策被蒋介石逮捕,直至1942年8月获释。
1946年9月,在上海私立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任教。
1949年8月,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并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4]
1951年5月,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1954年9月,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5年,提交自己的研究成果《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至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浙江小组讨论。
1958年,“新人口论”遭到全面批判。此后两年的时间里,长期蛰居寓所,撰写初稿约100万字的《农书》,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付之一炬。 [2]
1960年1月,因发表《新人口论》被迫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 [4]
1979年9月,被平反,担任北京大学名誉校长,并重新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
1981年2月27日,当选为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3月29日,当选为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 [3]
1982年5月10日,因病逝世,终年101岁。 [4]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学术成就

  • 学术综述
经济
1923年起,担任中国经济学社的社长,在此期间,马寅初的主要学术活动主要集中通过演讲的方式,翻译、引进和评价国外经济学理论上,这些成果被商务印书馆集结成册,于1923年至1928年陆续出版,是为《马寅初演讲集》(四册)。 [2]
人口
马寅初对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示忧虑,他认为当时的人口增长率似乎太高了,之后的中国将难以供养庞大的人口。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即“新人口论”。 [2]马寅初于1957年公开发表的《新人口论》,正确估量了中国当时的人口发展状况,并通过对人口增长过快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提出控制人口的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的论点。 [7]
金融
马寅初主持操刀了当时很多重大金融改革。1917年,马寅初协助梁启超(时任财政总长)完成币改计划;针对大批外资新式银行落户上海、天津等租界,他到上海牵头组建“全国银行公会联合会”,并成立了中国国内最早的专业经济学术研究团体——经济研究会,旨在加强金融界、学界与商界联络,共同发展进步,协力抵御外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他第一个宣介中央银行政策工具,特别是在《中华银行论》中介绍了再贴现工具,又率先提出《统一国币应先实行废两用元案》,推动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等。这种教学、实践、研究和组织相长的经历,使他成为民国经济金融界的权威,从而担任立法院委员(连任四届)、立法院经济委员会与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主持制定了不少金融法规,如《票据法》《交易所法》《银行法》等。 [3]
书法
马寅初走的是碑帖结合之路,尤擅楷书、隶书和行书,偶作草书、篆书,亦可一观。其楷书大致有两种风格:其一,是“颜筋柳骨”的唐楷,横细竖粗,抑扬顿挫,棱角分明,攲侧相倚。如《求气应声》《浙江省田赋一览表》《拨开云雾方见天日》等;其二,是受北朝元魏书风尤其是《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魏碑一路的影响,字形或瘦长,或宽博,结体以奇为正,用笔斩钉截铁,笔锋犀利豪放,给观者以蓬勃向上之气,体现出深厚的笔墨功底和内蕴所在。如《经济学报》《西华经济》《百年树人》等作品。马寅初的隶书,取法正脉,笔笔中锋,《曹全》《乙瑛》《礼器》等经典汉碑的痕迹与气息若隐若现,初看似波澜不惊,散淡无奇,实质外表温润而内含锋芒,尤其是运笔细腻,变化丰富,不落俗格,有的作品还颇得汉简帛书之趣,笔画圆劲,质朴古雅。《乐庵室》《银行期刊》《经济匡时》及为“中华人寿保险协会”题词等都是其不同时期隶书的代表作。行书作为实用性书体,他写得比较多,且常见于手札、文稿、题签一类。马寅初的行书内容也多为实用文本,无论是题字题签,还是信札手稿,都在随意中透出一股韵度高古、骨势洞达的气息,且带有明显的碑意,如《经济学报》《经济杂志》和为怀集县图书馆题词等,都是碑帖融合的精品。尤其是他为漆树棻题写的书名《经济侵略下之中国》这八个字,用笔厚重,结体取苏(东坡)字的“扁”势,整体略呈左倾,特意强化“捺”笔:逆锋起笔,中驻而右行,末端蹲锋而平出后即上扬,收笔处棱角分明,笔势开张。马寅初是性情中人,但其作书却以正书为主,很少写草书。但要么不写,一写就激情四溢,一泻千里。如他应同窗彭用仪之嘱写下的《临江仙》上阕,颇得“草圣”张(旭)、怀(素)之意,点画纷披,笔势延绵,率意驰骋,时见飞白,形章如卷,满纸云烟,见情见性。无独有偶,《中国战时经济志》题签也是其唯一可见的篆书作品,金文篆法,秦简结构,浑然一体,新意自出。 [3]
马寅初书法作品
  • 学术专著
马寅初主要著作有:《经济学概论》《资本主义发展史》《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新人口论》《马寅初经济论文集》《通货新论》《战时经济论文集》《中国国外汇兑》《中国银行论》《中国关税问题》《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国经济改造》《新人口论(重版)》《中华银行论》《马寅初全集》等。 [2] [4] [8]

人才培养

  • 培养人物
在马寅初的熏陶下,马寅初次子马本寅致力于实干兴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之际,担任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为祖国建筑事业奉献青春。马寅初三子马本初19岁便投笔从戎、勇赴国难,为驻前沿部队的美军陆空联络小组担任翻译,后又放弃出国深造机会,留在杭州报效祖国。此外,马寅初还经常叮嘱孙辈,要怀着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大爱,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永远忠诚,为共产主义的理想奋斗终身。 [13]
  • 管理理念
马寅初曾在文章中写道:“我平日不教书,与学生没有直接的接触,但总想以行动教育学生,我总希望北大的10400名学生在他们求学的时候和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要知难而进,不要一遇困难便低头。”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六十余载的马寅初,在教育管理与实践中探索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经验。他认为,教育和办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切合实际要求、服务社会的专门人才。他一直视教学为根本,认为“学校里最重要的事就是读书上课,凡是有条件的人都应当到第一线上去给学生讲课,并力求把课讲好”。他认为,“误人子弟是最大的罪过”。他认为读书必须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要打倒死读书”。他在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师资培训等方面都作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同时,马寅初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办教育要“学习新思想,确立为人民服务的立场”。 [14]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奖项
授予方
1948年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 [6]
1955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科学院 [9]
1993年8月19日
首届中华人口奖特别荣誉奖
/ [10-11]
2019年9月25日
最美奋斗者
/ [1]

社会任职

播报
编辑
1919年,担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教务长。
1927年,担任浙江省省府委员。
1928年,担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员。
1929年后,出任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兼任南京中央大学、陆军大学和交通大学教授。
1938年初,担任重庆大学商学院专任院长兼教授。
1949年8月,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并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1951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1979年9月,担任北京大学名誉校长,并重新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
1981年2月27日,当选为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3月29日,当选为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 [8]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 家庭人物
张团妹(后改名为张桂君):马寅初妻子。两人是靠包办婚姻走到一起的,虽然她没有读过书,但为人朴实善良,和马寅初的感情很好,她婚后本来为马寅初生了一子二女,谁知儿子在不满周岁的时候就夭折了,此后张团妹再没有生出儿子。
王仲贞:马寅初二房(起初为妾,后为妻)。
马本寅:马寅初次子。致力于实干兴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之际,担任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高级工程师,为祖国建筑事业奉献青春。 [13]
马本初:马寅初三子。19岁便投笔从戎、勇赴国难,为驻前沿部队的美军陆空联络小组担任翻译,后又放弃出国深造机会,留在杭州报效祖国。 [13]
马寅初有女儿马仰班,马仰曹,马仰惠,马仰兰,马仰峰。
  • 人物生辰
马寅初因生辰为“马年马月马日马时”而被乡人认为“五马齐全,必定非凡”。 [3]
  • 文人风骨
1934年春夏之间,马寅初在各种场合提出应趁《储蓄银行法》颁布之机果断禁止有奖储蓄,并直指当局的财政部因有奖储蓄可征收大量印花税与特税而不愿取缔万国储蓄会,要求其“以身作则,除去此种恶税,断不可爱惜区区收入,任其流毒无穷也”。在其呼吁下,“取缔有奖储蓄案”终于在当局财政部会议上通过,但财政部却迟迟不肯执行相关法律。为此,当局财政部与马寅初之间的矛盾趋于公开并不断升级,当时的南京《中国日报》以社论形式批评马寅初。但他始终以学者立场和学术角度出发,坚持己见,毫不让步,并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后来,他在《余对于读书之经验》一文中写道:“盖读书者当以读书为目的,不当以读书为求显达之手段。”这也表明了他的读书人本色与风骨。又如,在抗战这一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国内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在重庆大学任教授的马寅初挺身而出,写文章,做演讲,激烈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和通货膨胀,矛头直指当时国内财阀家族,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被囚禁于集中营达数年之久。但他没有屈服,始终坚持爱国爱民的斗争。 [3]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马寅初)不愧为中华民族难得的瑰宝。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荣誉主席宋庆龄评)
马寅初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7](中国新闻网评)
马寅初为中国人口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4](上海财经大学评)
马寅初所著的《新人口论》作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经济、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12](重庆大学校友总会评)
马寅初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和“中国人口学第一人”。他的一生将强国富民作为毕生使命,将学术研究作为毕生追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毕生志向,将坚持真理作为毕生信念。 [23](时任嵊州市委书记徐建役评)
马寅初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学术洞察,为新中国经济理论建设奠定了基础。他,一生坎坷波折,但初心不改,始终坚持真理,追求进步。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对中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4](《光明日报》评)
爱国为民、敢怒敢言是马寅初先生的英雄本色,追求真理、无私无畏则是他对学术研究的毕生坚持。马寅初不愿做既风光又发财的官,却乐意做既出力又出钱的人民公仆。服膺真理,不屈不挠;心系群众,胸怀天下;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坚持原则,用权为公......这位公认的学界泰斗、党员干部的从政典范,用百年的坚守,为后人树立起一座马老精神的丰碑。 [13](绍兴市纪委市监委评)
马寅初毕生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稳定物价、控制人口等重大问题献计献策,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科学、人口科学学科建设作出卓越贡献。他一生热爱祖国,坚持真理,追求进步,是中国共产党的诤友。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发展中国文化教育和经济事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持真理的无私精神,为后辈学人树立了榜样。 [10](中共重庆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评)
马寅初毕生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他是中国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先驱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马寅初将研究重心转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理论上,学术成果为新中国经济理论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教育方面,他一直重视教学,在课程内容改革、师资培训等方面都作出了有益尝试。同时,马寅初也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办教育要“学习新思想,确立为人民服务的立场”。马寅初一生热爱祖国、坚持真理、追求进步,为新中国不懈奋斗、献计献策。 [27](《人民日报》海外版评)

人物纪念

播报
编辑
  • 纪念馆
马寅初纪念馆基本保持了马寅初旧居原貌,馆内展出马寅初各个时期的照片、史料、著作及手迹,重现了马寅初治学严谨、两袖清风的一生。 [21]
马寅初纪念馆
  • 寅初亭
寅初亭
在马寅初六十寿辰祝寿会上,大家倡议集资兴修“寅初亭”。数月之后,“寅初亭”在重庆大学校园梅岭建成,亭上有冯玉祥将军亲题的“寅初亭”匾额。这就是“第一代”寅初亭。由于草木结构的脆弱,两年之后,第一代寅初亭便已破败不堪。重庆大学师生再次发起募捐,修建瓦亭设计寅初亭,并于当年7月正式完工。在7月23日,请到了马寅初亲自参加寅初亭落成典礼。1981年在马寅初华诞之际,重庆大学再次重建寅初亭。经过这次修建,寅初亭便一直保留。 [12]
  • 马寅初中学
马寅初中学
为表达嵊县人民对马寅初先生的怀念和崇敬之情,也是为了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继承和发扬马寅初的精神和思想,嵊县人民政府创办了马寅初中学。经过近两年的筹建,于1990年9月招收了第一届初中、高中新生入学,学校成为一所县属完全中学。1998年8月,根据市政府统筹和调整,将学校高中部移至嵊州市第二中学,原二中学生并入马寅初中学。学校改制后拥有30个教学班,1500多学生,成为城区规模最大的市属初级中学之一。 [15]
  • 马寅初墓
马寅初墓
1982年,马寅初逝世后,遵其遗愿,将部分骨灰运回浙江嵊县,安葬于下王舍村他母亲王太夫人的墓旁。马寅初墓建于1983年。 [16]
墓碑上有这样一段文字,是他的子女们写的:“先父马寅初生于浙江绍兴,后迁嵊县。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为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及教育家。先母张桂君,浙江嵊县人,贤淑仁惠,勤俭持家,堪称贤内楷模。先父留美九年,先母独承家务,仰侍俯畜,克尽妇职。其后先父在国内各地供职,先母始终伴随,甘苦与共。先父去世后始南迁至沪,俩老共同生活八十余年,杭州系其久居之地,今遵遗愿,择葬于此。谨缀语:国之贤良,家之德配,偕老百年,盛世人瑞。” [17]
  • 故居
嵊州
马寅初故居坐落在嵊州市浦口街道百年老街——名人街74号,系砖木结构的江南传统民居,是马寅初父亲马棣生于清光绪年间建造,供马氏家人及“马树记”酒坊师徒们居住和使用。1882年6月24日,马寅初于马年马月马日马时降生在这里,并度过了童幼年、青少年时期。 [18]
杭州
马寅初在杭州的住宅位于法院路34号,即杭州庆春路210号,是一幢中西结合、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坐北朝南,面对车水马龙繁华的庆春路。屋内书房、卧室、会客厅一应俱全,一色的红漆地板,整洁、舒适。楼前有草坪,花木扶苏,周围有厨房、储藏室等,建筑面积达200余平方米。1927年春天,马寅初辞去了北大教授的职务,应当时的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的邀请,回故里任职任教。他担任了浙江省政府委员、省财政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并从当时的救济协会副主席马文车那里买下了法院路34号这处三层楼住所。马寅初因为喜欢竹“虚心劲节、宁折不屈”的精神,便将故居称之为“竹屋”。“竹屋”两字,还镌刻在三楼阳台的南墙上。 [19]
北京
1950年,马寅初全家迁居至东总布胡同32号院。1951年调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马寅初被安排至燕南园居住,但周末大都回到东总布与家人团聚。后因发表《新人口论》遭到批判,马寅初离开北京大学,又搬回东总布胡同。东总布胡同32号院内既有洋楼,又有现代建筑,还有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修的防空洞。 [22]
  • 基金会
浙江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9月,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批准,浙江省民政厅注册登记的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福利团体,独立的社团法人。其宗旨是继承和弘扬马寅初先生爱国爱民、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通过向海内外筹集资金,资助和兴办有关人口福利的项目和活动,以促进人口事业的发展,造福于人民。 [26]
  • 研究机构
2004年6月24日,浙江省马寅初研究会在嵊州成立。 [24]
2022年11月14日,马寅初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嵊州市举行。 [23]
  • 文艺形象
电视剧:马寅初》是1997年由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马寅初人口福利基金会、浙江电视台联合摄制,张波编剧,李佩铎导演,魏启明主演的电视剧。艺术再现了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马寅初先生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
越剧:现代越剧《马寅初》由剧作家姜朝皋编剧,戏剧导演韩剑英担任执导,国家一级演员张伟忠黄美菊主演。《马寅初》用柔美的越剧唱腔表现马寅初刚正不阿的个性风格,同时用传统的越剧艺术塑造当代的人物形象,这在越剧史颇为罕见。 [25]